肯亞全年平均降雨量 630 毫米,約等於台灣在颱風來襲時,單一地區幾小時的降雨量。

2017 年肯亞乾旱,降雨量掛零。

西波克特郡 30 萬人的水源是維多利亞湖,薇拉村居民一趟取水路,來回要走 14 公里。

百姓辛苦取水,政府卻未興建供水設施,反而抽取維多利亞湖水,以每 20 公升台幣 16.6 元的價格出售。

換算成一度(噸)的水價為 830 元,是台灣的 90 倍!

肯亞的水權之爭

中國有句話:「有土斯有財」,在肯亞則是:「有水斯有財」。

肯亞首都奈洛比一周只供水兩天,於是商人抽取地下水,透過管線、水車以及瓶裝水三種方式販售。

一台水車的水,一公噸賣台幣 140 元;直送高級住宅區,變成 214 元,而經由管線,送到貧民窟的水,水價波動高時,每公噸要價 330 台幣,是台灣水價的 36 倍。

根據聯合國估計,到 2025 年,全球將有 18 億人口處於水資源極度短缺的狀況。

這張全球水資源分布圖,橘色代表的是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。

聯合國統計,在非洲有 3 千 8 百萬人飽受缺水之苦。而全世界,有 17 個國家,連續兩年面臨嚴重乾旱。

缺水危機到底有多嚴重?

地球上的水資源,有 97.5% 是海水, 2.5% 是淡水。

但這 2.5% 的淡水中,有近 70% 是南北極以及地下水。

最後方便利用的淡水量,僅占全球水資源的 0.77%。

在極端氣候頻傳,非旱即澇的情況下,誰都不敢保證,非洲的旱象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國家。

極端氣候加劇 用水危機蔓延

留下每滴水 他山之石可借鏡

化解水危機 香港的開源與節流

台灣取法 日本再生水